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09:10 |
开场致辞 |
||
2 | 09:00-13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8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09:10 |
开场致辞 |
||
2 | 09:00-12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13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8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12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13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8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13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13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8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09:10 |
开场致辞 |
薛玉梅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2 | 09:10-12:1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12:00 |
手术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0 |
总结 |
||
2 | 14:00-17:00 |
手术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12:0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30-11:00 |
房速房扑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3:30-15:30 |
波科EP手术演示
周纬
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
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0-12:30 |
房颤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30-10:30 |
房颤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3:30-15:30 |
封堵手术演示 |
||
2 | 13:30-15:30 |
起搏手术演示
黄伟剑
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|
||
3 | 13:30-15:30 |
病例分享 |
郝子雍 | 上海市胸科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0-12:30 |
持续性房颤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30-10:30 |
房颤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3:30-15:30 |
封堵手术演示 |
||
2 | 13:30-14:00 |
病例分享 |
周超飞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海南分院 |
3 | 14:00-14:30 |
病例分享 |
袁杰 | 深圳市人民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0-12:30 |
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30-10:30 |
房颤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3:30-15:30 |
房颤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0-12:30 |
房颤手术演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30-08:45 |
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治疗策略 |
蒋晨曦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2 | 08:45-08:50 |
讨论 |
||
3 | 08:50-09:05 |
高密度标测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房颤 |
杨刚 | 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 |
4 | 09:05-09:10 |
讨论 |
||
5 | 09:10-09:25 |
房颤的心外膜消融:理论及实践 |
于路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6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7 | 09:30-09:45 |
脉冲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|
林炜东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8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9 | 09:50-10:05 |
房颤的综合管理 |
黄俊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10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10-10:25 |
肥厚性心肌病的导管消融治疗 |
李绍龙 |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 |
2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3 | 10:30-10:45 |
PJRT鉴别诊断 |
刘方舟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4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||
5 | 10:50-11:05 |
分支室早的心电生理特点及消融预后 |
陈红武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6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7 | 11:10-11:25 |
国产三维标测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|
刘念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||
9 | 11:30-11:45 |
AI辅助体表心电图室早定位 |
张凤祥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10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||
11 | 11:50-12:05 |
分支型室速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|
刘强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12 | 12:05-12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心源性晕厥的心电诊断要点和进展 |
刘文玲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长 QT 综合征个体化治疗进展 |
孙雅逊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高发心脏猝死心肌病的遗传学诊治进展 |
刘彤 |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个体化治疗的分子 机制探索 |
刘念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分层 |
尹晓盟 |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50-16:05 |
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|
胡丹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16:05-16:10 |
讨论 |
||
3 | 16:10-16:25 |
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诊治策略 |
汪道武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4 | 16:25-16:30 |
讨论 |
||
5 | 16:30-16:45 |
心电图异常和心源性猝死风险 |
刘书旺 |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|
6 | 16:45-16:50 |
讨论 |
||
7 | 16:50-17:05 |
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在房颤中的应用 |
凃欣 | 华中科技大学 |
8 | 17:05-17:10 |
讨论 |
||
9 | 17:10-17:25 |
Brugada综合征心内电生理挑战 |
胡金柱 |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|
10 | 17:25-17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30-08:45 |
心率与心脏健康 |
胡大一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08:45-08:50 |
讨论 |
||
3 | 08:50-09:05 |
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|
单其俊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4 | 09:05-09:10 |
讨论 |
||
5 | 09:10-09:25 |
心力衰竭器械治疗进展 |
邓海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6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7 | 09:30-09:45 |
抗肿瘤治疗相关心律失常的诊疗进展 |
林立 |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|
8 | 09:45-10:00 |
讨论 |
||
9 | 10:00-10:15 |
高功率消融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|
牛国栋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|
10 | 10:15-10:2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20-10:35 |
急诊晕厥危险分层及临床处理 |
刘文玲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10:35-10:40 |
讨论 |
||
3 | 10:40-10:55 |
心脏性猝死防治现状及挑战:全皮下ICD的应用 |
陈样新 |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|
4 | 10:55-11:00 |
讨论 |
||
5 | 11:00-11:15 |
国产新型压力导管治疗房颤全国多中心研究解读 |
储慧民 |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6 | 11:15-11:30 |
讨论 |
||
7 | 11:30-11:45 |
心内电生理检查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评价 |
刘洋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8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||
9 | 11:50-12:05 |
AI技术在心律失常诊疗中的应用 |
江骏荣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10 | 12:05-12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管理策略 |
桂春 |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房颤伴顽固性的左心耳血栓:如何抗凝? |
朱洁明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存在左心室血栓的患者管理 |
汤日波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急诊房颤的管理 |
刘震 |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远程心电的临床应用 |
郭军 |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40-15:55 |
室上速的急诊管理 |
高伟栋 | 江门市中心医院 |
2 | 15:55-16:00 |
讨论 |
||
3 | 16:00-16:15 |
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 |
王月刚 |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|
4 | 16:15-16:20 |
讨论 |
||
5 | 16:20-16:35 |
电风暴的综合管理--从2022ESC最新指南到临床实践 |
王靖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6 | 16:35-16:40 |
讨论 |
||
7 | 16:40-16:55 |
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策略--2022年ESC指南解读 |
宋旭东 |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|
8 | 16:55-17:00 |
讨论 |
||
9 | 17:00-17:15 |
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策略--2022年ESC指南解读 |
谢双伦 |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|
10 | 17:15-17:2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30-08:45 |
起搏器的适应症 |
陈爱兰 |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08:45-08:50 |
讨论 |
||
3 | 08:50-09:05 |
腋静脉穿刺方法 |
李晋新 | 广东省中医院 |
4 | 09:05-09:10 |
讨论 |
||
5 | 09:10-09:25 |
起搏器囊袋制作 |
李腾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|
6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7 | 09:30-09:45 |
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技巧 |
张黔桓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8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50-10:05 |
ICD植入过程的特殊考量 |
卓胜青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2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3 | 10:10-10:25 |
ICD不适当放电的预防及处理 |
谢旭晶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|
4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5 | 10:30-10:45 |
室速风暴的预防及处理 |
郑朝阳 | 广东省中医院 |
6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||
7 | 10:50-11:05 |
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|
周淑娴 |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|
8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ESC2022房颤导管消融临床研究解读 |
蒋晨阳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观察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|
李静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|
刘静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随机对照研究的常见类型 |
杜昕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何谓非劣效性研究 |
蒋捷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40-15:55 |
临床试验全过程质量管理要点 |
仇琪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2 | 15:55-16:00 |
讨论 |
||
3 | 16:00-16:15 |
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管理办法 |
陈芸霖 |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|
4 | 16:15-16:20 |
讨论 |
||
5 | 16:20-16:35 |
临床研究中的数据管理 |
汪驰 | 北京心联乔治心脏健康研究所 |
6 | 16:35-16:40 |
讨论 |
||
7 | 16:40-16:55 |
心血管临床大数据的建设 |
黄峥嵘 |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8 | 16:55-17:00 |
讨论 |
||
9 | 17:00-17:15 |
临床研究设施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|
李毅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10 | 17:15-17:2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8:20-08:30 |
致辞 |
韩雅玲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2 | 08:30-09:00 |
心脏猝死预防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3 | 09:00-09:30 |
房早/室早咋回事 |
王祖禄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4 | 09:30-10:00 |
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|
曾春雨 |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00-10:30 |
冠心病能否预防? |
江洪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10:30-11:00 |
心血管病遗传从此被彻底阻断 |
赵晓燕 |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3 | 11:00-11:30 |
避免心梗 |
董建增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4 | 11:30-12:00 |
全民普及教育--心性猝死与心肺复苏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心电图起搏通道 |
郭继鸿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无创心电技术在猝死风险预测中的进展 |
张萍 |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心室早复极的新认识 |
贾玉和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运动试验临床应用新视角 |
石亚君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人工智能增强心电图生理病理的判别能力 |
王红宇 |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50-16:05 |
心电图指导心律失常精准治疗 |
张海澄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16:05-16:20 |
讨论 |
||
3 | 16:20-16:35 |
心脏停搏心电图分型 |
卢喜烈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|
4 | 16:35-16:40 |
讨论 |
||
5 | 16:40-16:55 |
心肌病心电图表现 |
佟倩 |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|
6 | 16:55-17:00 |
讨论 |
||
7 | 17:00-17:15 |
起搏器跟踪性心动过速 |
崔俊玉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|
8 | 17:15-17:20 |
讨论 |
||
9 | 17:20-17:35 |
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 |
于霞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|
10 | 17:35-17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心室电风暴的基础与临床 |
刘启明 |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:现状与挑战 |
杨艳敏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器质性室速的介入治疗策略选择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先心病室速导管消融 |
王祖禄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结构性心脏病室速的内外膜联合消融 |
龙德勇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10 | 15:35-15:5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50-16:05 |
无创心脏事件记录装置在晕厥诊断中的应用 |
汤宝鹏 |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2 | 16:05-16:10 |
讨论 |
||
3 | 16:10-16:25 |
无创三维电生理标测在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|
王利宏 | 浙江省人民医院 |
4 | 16:25-16:30 |
讨论 |
||
5 | 16:30-16:45 |
无创放射治疗心肌肥厚的研究进展 |
李旭平 |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|
6 | 16:45-16:50 |
讨论 |
||
7 | 16:50-17:05 |
无创放射治疗难治性室速评价 |
刘兴鹏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|
8 | 17:05-17:10 |
讨论 |
||
9 | 17:10-17:25 |
无创自主神经调控与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|
余锂镭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10 | 17:25-17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无导线心脏起搏:现在和将来 |
张疆华 |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血管迷走性晕厥起搏治疗:目前的证据 |
何榕 |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起搏治疗:指南和导管室 |
盛琴慧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高龄老人的心脏起搏治疗:单腔or双腔? |
常栋 |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鼓励自身下传与长PR:如何取舍 |
张文娟 |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50-16:05 |
希氏束和左、右束支起搏夺获的判断标准 |
梁延春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2 | 16:05-16:10 |
讨论 |
||
3 | 16:10-16:25 |
希氏束起搏改善持续房颤心衰行房室结消融患者的临床 疗效研究 |
苏蓝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4 | 16:25-16:30 |
讨论 |
||
5 | 16:30-16:45 |
左束支区域起搏对瓣膜功能的影响 |
樊晓寒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6 | 16:45-16:50 |
讨论 |
||
7 | 16:50-17:05 |
左束支起搏与左室间隔部起搏的鉴别诊断标准 |
侯小锋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8 | 17:05-17:10 |
讨论 |
||
9 | 17:10-17:25 |
零射线左束支起搏经验分享 |
王海雄 |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|
10 | 17:25-17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00-09:05 |
欢迎致辞 |
||
2 | 09:05-09:10 |
致辞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3 | 09:10-09:15 |
致辞 |
薛玉梅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4 | 09:15-09:50 |
数据时代的房颤消融 |
||
5 | 09:50-10:20 |
持续房颤消融策略与线性消融技巧 |
陈珂 |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|
6 | 10:20-10:35 |
1、如何持久有效的完成持续房颤线性消融 2、大心房消融时如何完成持久PVI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5-11:05 |
可视化可调弯鞘助力AIFV六边形大师 |
李腾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|
2 | 11:05-11:15 |
讨论:1、持续房颤大心房下,可调弯鞘如何更好辅助持久PVI 2、可调弯鞘可视化操作如何更有技巧辅助线性消融
曾锐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
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1:15-11:45 |
ICE精准穿刺助力AIFV六边形大师 |
卢青 |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|
2 | 11:45-11:55 |
讨论:"1、在X射线下与ICE指导下分别如何判断好的穿刺位点,两者区别在哪里 2、精准房间隔穿刺位点对房颤PVI及线性消融的指导意义在哪" |
||
3 | 11:55-12:00 |
总结
薛玉梅
广东省人民医院
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0 |
开场致辞 |
||
2 | 14:10-14:40 |
心腔内超声中国专家共识看房性治疗意义 |
薛玉梅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3 | 14:40-15:10 |
ICE替代TEE术前血栓筛查的技巧与价值 |
蒋汝红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4 | 15:10-15:35 |
讨论:1.ICE是否可以替代TEE做术前血栓筛查 2.如何辨别心耳血栓与梳状肌 3.三位超声导管肺动脉瓣上看血栓的操作技巧 |
||
5 | 15:35-16:15 |
手术转播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6:15-16:45 |
ICE指导下房间隔穿刺技巧分享 |
张道良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|
2 | 16:45-17:10 |
讨论:1.房间隔穿刺超声下和X射线下穿刺位点是否有区别,区别在哪里 2.ICE对房间隔穿刺位点的选择及对后期消融的获益 3.如何解决房间隔穿刺过程中超声追踪针鞘的问题" |
||
3 | 17:10-17:50 |
手术演示 |
||
4 | 17:50-18:00 |
总结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房颤的最新治疗进展 |
马长生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50 |
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F and Heart Failure |
Nogami Akihiko | 日本 |
4 | 09:50-09:55 |
讨论discussion |
||
5 | 09:55-10:15 |
Atrial Structural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s a Diffuse Fibrotic Process: Evidence From High‐Density Voltage Mapping and Atrial Biopsy |
Takanori Yamaguchi |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, Saga University,Japan |
6 | 10:15-10:20 |
讨论discussion |
||
7 | 10:20-10:40 |
The use of 4D ICE during AF ablation |
Luigi D. Biase | - |
8 | 10:40-10:45 |
讨论 |
||
9 | 10:45-11:05 |
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to AF |
Paul Zei | Brigham and Women’s Hospital |
10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11 | 11:10-11:25 |
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房颤管理 |
郭豫涛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|
12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2:30-12:35 |
开场致辞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2 | 12:35-12:50 |
HT Viewer 病例分享1 |
李苏华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|
3 | 12:50-13:05 |
HT Viewer 病例分享2 |
梁新剑 | 深圳市人民医院 |
4 | 13:05-13:20 |
HT Viewer 病例分享3 |
林炜东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5 | 13:20-13:30 |
讨论及总结 |
薛玉梅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房颤合并心衰 的治疗进展 |
夏云龙 |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脉冲消融治疗房颤临床应用 |
林炜东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如何实现肺静脉持久隔离? |
蒋晨阳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在房颤消融中的应用 |
王新华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40 |
pulsed field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|
非凡 欧阳 | 德国汉堡St.Georg(圣乔治)医院 |
10 | 15:40-15:45 |
讨论 |
||
11 | 15:45-16:05 |
Long-term anticoagulation for post-op AF - what should we do? |
Gregory Lip |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and Liverpool Heart & Chest Hospital UK |
12 | 16:05-16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6:10-16:25 |
房颤高效消融:如何兼顾高效与安全? |
蔡衡 |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|
2 | 16:25-16:30 |
讨论 |
||
3 | 16:30-16:45 |
房性早搏的标测与消融 |
鲁志兵 |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|
4 | 16:45-16:50 |
讨论 |
||
5 | 16:50-17:05 |
房颤导管消融中ICE的应用价值 |
秦牧 | 上海市胸科医院 |
6 | 17:05-17:10 |
讨论 |
||
7 | 17:10-17:25 |
心房食道瘘的预防与处理 |
李松南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7:25-17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 |
杨杰孚 | 北京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希浦系统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|
李毅刚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左心室假腱索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与消融治疗 |
王群山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左前分支室早机制再认识:主动脉根部盲端束(RARB,Retro-aotic root branch) |
张劲林 |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9 | 10:30-10:45 |
希氏束旁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与消融 |
林加锋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|
10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50-11:05 |
器质性室速的导管消融 |
黄卫斌 |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|
2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3 | 11:10-11:25 |
室速的三维折返机制新认识 |
廖洪涛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4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||
5 | 11:30-11:45 |
室速电风暴的预测与处理 |
郭成军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6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||
7 | 11:50-12:05 |
去交感神经兴奋治疗室速/室颤 |
宋旭东 |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|
8 | 12:05-12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2:30-12:35 |
开场致词
吴书林
广东省人民医院
|
||
2 | 12:35-12:55 |
优秀病例分享 |
||
3 | 12:55-13:00 |
专家讨论 |
||
4 | 13:00-13:20 |
电生理全面解决方案分享 |
陈琦 |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|
5 | 13:20-13:25 |
专家讨论 |
||
6 | 13:25-13:30 |
总结
薛玉梅
广东省人民医院
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ICD术后反复放电的处理策略--从2022ESC最新指南到临床实践 |
胡宏德 |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室早诱发的心肌病:机制、诊断及治疗 |
郭军 |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多种形态室早的诊疗思路 |
桂春 |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室早的标测与消融:如果术中早搏较小应该如何决策? |
桑才华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20-15:40 |
Mapping and ablation strategies for complex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|
Dr. Della Bella | - |
2 | 15:40-15:45 |
讨论 |
||
3 | 15:45-16:00 |
ICE指导下乳头肌来源室早的消融 |
黄晓波 |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|
4 | 16:00-16:05 |
讨论 |
||
5 | 16:05-16:20 |
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再认识:双极消融治疗实践 |
杨兵 |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(上海市东方医院) |
6 | 16:20-16:25 |
讨论 |
||
7 | 16:25-16:40 |
心大静脉远端起源室早的消融策略 |
梁明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8 | 16:40-16:45 |
讨论 |
||
9 | 16:45-17:05 |
Catheter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from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|
非凡 欧阳 | 德国汉堡St.Georg(圣乔治)医院 |
10 | 17:05-17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二十年循证医学发展史 |
何奔 | 上海市胸科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心房颤动的闭环治疗方案构想到实践 |
徐亚伟 |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左心耳“优化”简化术式专家共识解读 |
周达新 |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左心耳封堵最新指南解读 |
李松南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9 | 10:30-10:45 |
导管消融+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在房颤综合管理中应用及展望 |
王群山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|
10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||
11 | 10:50-11:05 |
DRGs/DIP政策对一站式手术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|
蔡衡 |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|
12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不同类型左心耳封堵器的设计特点及应用分析 |
苏晞 | 武汉亚心总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ICE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应用及展望 |
储慧民 |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CT重建在左心耳封堵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的作用与价值 |
陈韬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复杂左心耳解剖特点及处理策略 |
江立生 | 上海市胸科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|
丁风华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||
11 | 15:40-15:55 |
左心耳封堵团队建设与发展 |
姜小飞 | 珠海市人民医院 |
12 | 15:55-16:0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6:00-16:15 |
左心耳封堵术中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 |
宁忠平 |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 |
2 | 16:15-16:20 |
讨论 |
||
3 | 16:20-16:35 |
抗凝?抗板?左心耳封堵术后用药方案优化 |
陈新敬 |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|
4 | 16:35-16:40 |
讨论 |
||
5 | 16:40-16:55 |
封堵器内皮化的机制,识别与影响因素探究 |
肖方毅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6 | 16:55-17:00 |
讨论 |
||
7 | 17:00-17:15 |
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:yes or no? |
白元 |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上海长海医院) |
8 | 17:15-17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15 |
论坛主席致辞 |
丁燕生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2 | 09:15-09:20 |
论坛主席致辞 |
李小梅 |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3 | 09:20-09:35 |
小儿心律失常特点和导管消融 |
曾少颖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4 | 09:35-09:50 |
儿童射频消融低辐射技术 |
江河 | 北京华信医院(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5 | 09:50-10:00 |
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治疗儿童心动过缓1例 |
吕铁伟 |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|
6 | 10:00-10:10 |
多径路折返—1例儿童特殊室上速诊治分析 |
李康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7 | 10:10-10:20 |
儿童心室预激伴房颤1例 |
林瑶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|
8 | 10:20-10:30 |
冠状窦口起源房速的先心病患儿零射线消融1例 |
何跃娥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|
9 | 10:30-10:40 |
射频消融治疗婴儿心室预激性心肌病疗效探讨 |
张仪 | 北京华信医院(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10 | 10:40-10:50 |
房室结双径路假象-小儿阵发室上速消融误区1例 |
王华 | 河北省儿童医院 |
11 | 10:50-11:00 |
巧妙鉴别,精准贴靠——1例右侧游离壁旁道患儿的诊治分享 |
孔清玉 |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|
12 | 11:00-11:30 |
集体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不同原因CLBBB伴心功能不全器械植入治疗探讨 |
李奋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|
2 | 14:15-14:30 |
儿童器械植入现状及进展 |
李小梅 |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3 | 14:30-14:40 |
ICD治疗儿童CPVT的效果和随访 |
刘麟 | 深圳市儿童医院 |
4 | 14:40-14:50 |
左束支起搏在儿童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 |
江河 | 北京华信医院(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5 | 14:50-15:00 |
腓骨肌肉萎缩症合并扩张性心肌病左束支起博病例分析 |
焦先婷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|
6 | 15:00-15:10 |
AKAP9基因突变致儿童长QT间期综合征1例并治疗分析 |
王野峰 | 湖南省儿童医院 |
7 | 15:10-15:20 |
右室双出口格林术后心内膜起搏治疗1例 |
戴辰程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5:20-15:30 |
婴儿LQT综合征永久起搏器治疗1例 |
陈烨 |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|
9 | 15:30-15:40 |
婴儿左室心外膜起搏植入1例 |
张伟涛 |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|
10 | 15:40-15:50 |
集体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50-16:05 |
儿童LQTs分型及临床诊治 |
韩波 |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|
2 | 16:05-16:15 |
小儿频发室早起源部位与预后分析 |
王虹 |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|
3 | 16:15-16:25 |
小儿室上速药物急诊复律的疗效探讨 |
李梅婷 |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4 | 16:25-16:35 |
1例晕厥患儿的病因分析 |
潘金勇 |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5 | 16:35-16:45 |
2例婴儿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|
管玉强 |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|
6 | 16:45-16:55 |
1例LQT14型儿童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分析 |
孙琪青 | 河南省儿童医院 |
7 | 16:55-17:05 |
2例儿童LQTS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分析 |
张驰 | 徐州市儿童医院 |
8 | 17:05-17:20 |
集体讨论 |
||
9 | 17:20-17:30 |
讨论总结
李小梅
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远程心电监测进展 |
卢喜烈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多重生理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算法与数据分析报告的研究 |
张锦景 | 上海术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心脏状态监护智能化的探索 |
何先梁 |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单导联心电监测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 |
赖大坤 | 电子科技大学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9 | 10:30-10:45 |
远程心电监测的应用场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|
梁珑玉 | 深圳邦健生物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|
10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50-11:05 |
脉冲电场消融(PFA)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|
高进年 | 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2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3 | 11:10-11:25 |
植入式心律管理装置的技术进展 |
陈翔 | 西安交通大学 |
4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||
5 | 11:30-11:45 |
植入式心律管理装置在核磁共振成像(MRI)中的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 |
姚爱萍 | 兰州大学 |
6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||
7 | 11:50-12:05 |
心律失常电磁物理治疗原理、技术和方法 |
鄢盛杰 | 复旦大学 |
8 | 12:05-12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05 |
论坛开场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2 | 14:05-14:20 |
女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|
张萍 |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|
3 | 14:20-14:25 |
讨论 |
||
4 | 14:25-14:40 |
性激素对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影响 |
洪葵 |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|
5 | 14:40-14:45 |
讨论 |
||
6 | 14:45-15:00 |
不同性别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治及预后 |
许静 | 天津市胸科医院 |
7 | 15:00-15:05 |
讨论 |
||
8 | 15:05-15:20 |
不同性别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治及预后 |
郑黎晖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9 | 15:20-15:25 |
讨论 |
||
10 | 15:25-15:40 |
揭开”围产期心肌病“的面纱 |
杨靖 |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|
11 | 15:40-15:45 |
讨论 |
||
12 | 15:45-16:00 |
不同性别的心电图特征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|
杨晓云 |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|
13 | 16:00-16:05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6:05-16:20 |
妊娠期激素变化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|
曲秀芬 |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16:20-16:25 |
讨论 |
||
3 | 16:25-16:40 |
妊娠期房颤的评估及处理 |
孙艺红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4 | 16:40-16:45 |
讨论 |
||
5 | 16:45-17:00 |
妊娠期抗凝治疗的要点 |
李晶洁 |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6 | 17:00-17:05 |
讨论 |
||
7 | 17:05-17:20 |
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估及处理 |
田颖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|
8 | 17:20-17:25 |
讨论 |
||
9 | 17:25-17:40 |
妊娠期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经验与挑战 |
李康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10 | 17:40-17:45 |
讨论 |
||
11 | 17:45-18:00 |
不同性别下心脏性猝死的差异性分析 |
刘金秋 |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左束支阻滞心肌病的评估与诊治 |
刘志敏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起搏器植入过程中血管操作相关的技术运用 |
李述峰 |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房颤合并心衰与生理性起搏 |
黄伟剑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左束支夺获诊断标准的评价 |
邹建刚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9 | 10:30-10:45 |
右室起搏vs左束支起搏在房室传导阻滞中的对比 |
陈样新 |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|
10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||
11 | 10:50-11:05 |
生理性起搏对新发房颤的影响 |
樊晓寒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12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13 | 11:10-11:25 |
ICE指导下的传导束起搏 |
匡晓晖 |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|
14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挑战病例的传导束起搏经验与策略 |
苏蓝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左束支起搏普及时代希氏束起搏的价值 |
董颖雪 |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超高密度标测不同起搏下左室激动模式对比 |
邱朝晖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左束支起搏对右室功能的影响 |
蔡彬妮 |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心衰合并完左的再同步化治疗策略:左束支起搏vs双室起搏 |
陈琦 |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||
11 | 15:40-15:55 |
钢丝支撑导线行生理性起搏的初步经验 |
陈学颖 |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|
12 | 15:55-16:0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6:00-16:15 |
瓣膜病术后的左束支起搏 |
方咸宏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2 | 16:15-16:20 |
讨论 |
||
3 | 16:20-16:35 |
双侧间隔部起搏优化CRT治疗 |
于海波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4 | 16:35-16:40 |
讨论 |
||
5 | 16:40-16:55 |
肥厚型心肌病与生理性起搏 |
赵冬冬 |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|
6 | 16:55-17:00 |
讨论 |
||
7 | 17:00-17:15 |
左室电同步的评价标准 |
侯小锋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8 | 17:15-17:20 |
讨论 |
||
9 | 17:20-17:35 |
心脏影像在传导束起搏中的应用 |
叶炀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10 | 17:35-17:40 |
讨论 |
||
11 | 17:40-17:55 |
LBBP VS BVP对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|
梁义秀 |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|
12 | 17:55-18:0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0 |
开场致辞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2 | 09:20-09:40 |
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FARAPULSE for AF ablation |
Ching Chi Keong | National Heart Centre, Singapore |
3 | 09:40-09:45 |
讨论 |
||
4 | 09:45-10:05 |
Stablepoint™ for AF ablation |
Lin Chin-Yu |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|
5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6 | 10:10-10:30 |
DS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的应用 |
何建桂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7 | 10:30-10:35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5-10:55 |
Case report and sharing |
宋旭东 |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|
2 | 10:55-11:00 |
讨论 |
||
3 | 11:00-11:20 |
Case report and sharing |
廉诚 |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|
4 | 11:20-11:25 |
讨论 |
||
5 | 11:25-11:45 |
Case report and sharing |
沈文均 |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|
6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||
7 | 11:50-12:00 |
总结
薛玉梅
广东省人民医院
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20 |
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(2022) |
周淑娴 |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|
2 | 14:20-14:40 |
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流程与操作规范 |
蔡志雄 | 汕头市中心医院 |
3 | 14:40-15:00 |
Micra AV 系统介绍与临床应用 |
廖洪涛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4 | 15:00-15:20 |
Micra 并发症预防及管理 |
温旭涛 |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|
5 | 15:20-15:35 |
“麻烦”的CIED感染一例 |
韩宏伟 |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|
6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||
7 | 15:40-15:55 |
AVB患者囊袋破溃植入Micra AV一例 |
袁棋炎 | 珠海市人民医院 |
8 | 15:55-16:00 |
讨论+总结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10-14:20 |
大会主席致辞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2 | 14:20-14:35 |
病例1 |
吴杨武 |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|
3 | 14:35-14:40 |
点评 |
||
4 | 14:40-14:55 |
病例2 |
黄鑫 | 南昌市第一医院 |
5 | 14:55-15:00 |
点评 |
||
6 | 15:00-15:15 |
病例3 |
周宇 |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|
7 | 15:15-15:20 |
点评 |
||
8 | 15:20-15:35 |
病例4 |
黄伟鹏 | 揭阳市人民医院 |
9 | 15:35-15:40 |
点评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40-15:55 |
病例1 |
许云俊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|
2 | 15:55-16:00 |
点评 |
||
3 | 16:00-16:15 |
病例2 |
刘海燕 | 珠海市人民医院 |
4 | 16:15-16:20 |
点评 |
||
5 | 16:20-16:35 |
病例3 |
林杰 |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|
6 | 16:35-16:40 |
点评 |
||
7 | 16:40-16:55 |
病例4 |
王琦 |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|
8 | 16:55-17:00 |
点评 |
||
9 | 17:00-17:15 |
病例5 |
李新忠 |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|
10 | 17:15-17:20 |
点评 |
||
11 | 17:20-17:30 |
总结 |
薛玉梅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30 |
心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历史及概述 |
江洪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09:30-09:50 |
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电生理与消融 |
陈明龙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3 | 09:50-10:10 |
房室旁道电生理与消融的概述与发展 |
付华 |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|
4 | 10:10-10:30 |
特殊旁道电生理与消融的概述与发展 |
孙英贤 |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5 | 10:30-10:35 |
茶歇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5-10:55 |
窄QRS心动过速电生理鉴别诊断 |
朱文青 |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|
2 | 10:55-11:15 |
宽QRS心动过速电生理鉴别诊断 |
李学斌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3 | 11:15-11:35 |
房速电生理标测与消融进展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4 | 11:35-11:55 |
心房扑动标测与消融进展 |
桑才华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5 | 11:55-12:0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20 |
室速治疗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 |
陈明龙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2 | 14:20-14:40 |
室性心律失常标测技术的演变 |
龙德勇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3 | 14:40-15:00 |
室性早搏的标测与消融 |
姚焰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4 | 15:00-15:20 |
希浦系统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其导管消融 |
廖洪涛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5 | 15:20-15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30-15:50 |
病理性室速的机制及标测策略 |
王祖禄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2 | 15:50-16:10 |
心外膜室速的消融路径与技术 |
李毅刚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|
3 | 16:10-16:30 |
导管消融在室性心动过速伴ICD电风暴治疗中的地位 |
江洪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4 | 16:30-16:50 |
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的未来 |
曹克将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30 |
房颤导管消融临床研究:中国与全球 |
马长生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2 | 09:30-09:50 |
房颤导管消融历史概述 |
杨延宗 |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3 | 09:50-10:10 |
肺静脉电隔离的必要性、不足和关键点 |
刘少稳 |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|
4 | 10:10-10:30 |
肺静脉电隔离外的其他房颤导管消融技术 |
陈明龙 | 江苏省人民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 |
5 | 10:30-10:35 |
茶歇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5-10:55 |
标测、影像及消融技术进步对房颤消融的影响 |
江洪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10:55-11:15 |
房颤导管消融指南与共识的变迁 |
董建增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3 | 11:15-11:35 |
导管消融在房颤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作用 |
丁燕生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4 | 11:35-11:55 |
持续性房颤的导管消融策略变迁 |
李学斌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5 | 11:55-12:0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20 |
室性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进展 |
姚焰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2 | 14:20-14:40 |
缺血性心肌病相关多形室速 |
王祖禄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3 | 14:40-15:00 |
心肌病“终末心衰”室性心律失常对策 |
龙德勇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4 | 15:00-15:10 |
茶歇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10-15:30 |
房颤导管消融能量? 射频 VS.冷冻 VS.PFA |
刘少稳 |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|
2 | 15:30-15:50 |
三线消融挑战与对策! |
蒋晨阳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|
3 | 15:50-16:10 |
“终末心衰”房颤导管消融适应证 |
董建增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4 | 16:10-16:20 |
茶歇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6:20-16:40 |
中国肥厚型心肌病诊疗现状与未来 |
董吁钢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16:40-17:00 |
HCM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|
彭道泉 |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|
3 | 17:00-17:20 |
HCM 治疗进展 |
陈样新 |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心房颤动的内外联合消融治疗 |
郑哲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左心耳电隔离:从并发症走向标准治疗吗? |
唐闽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下腔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:电生理特征和消融策略 |
陈松文 |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PFA消融房颤的研究及临床进展 |
王炎 |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9 | 10:30-10:45 |
Marshall静脉消融治疗房颤:希望还是炒作? |
桑才华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10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50-11:05 |
心肌活检在心律失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|
姚焰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2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3 | 11:10-11:25 |
放疗技术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|
杨庆 |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|
4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||
5 | 11:30-11:45 |
光遗传学技术调控心脏交感神经活性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|
余锂镭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6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||
7 | 11:50-12:05 |
超高密度标测技术识别器质性室速疤痕通道的应用 |
杨平珍 |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|
8 | 12:05-12:1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3:30-13:45 |
开场致辞 |
||
2 | 13:45-14:00 |
心大静脉远端-主动脉窦分支室早单球囊酒精消融一例 |
张宏达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3 | 14:00-14:05 |
讨论 |
||
4 | 14:05-14:20 |
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治疗房颤术后房扑一例 |
刘旭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5 | 14:20-14:25 |
讨论 |
||
6 | 14:25-14:40 |
ICE指导下室早消融一例 |
周旭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7 | 14:40-14:45 |
讨论 |
||
8 | 14:45-15:00 |
蹊跷的卒中:左心房静止的诊断和治疗 |
李健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|
9 | 15:00-15:05 |
讨论 |
||
10 | 15:05-15:20 |
8岁男孩心动过速一例 |
李新忠 |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|
11 | 15:20-15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30-15:45 |
寻踪觅迹—一例心动过速诊治 |
曹中南 |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|
2 | 15:45-15:50 |
讨论 |
||
3 | 15:50-16:05 |
电压标测指导持续性房颤消融一例 |
李洁 |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4 | 16:05-16:10 |
讨论 |
||
5 | 16:10-16:25 |
三英战吕布-Marshall静脉消融在持续性房颤中的应用 |
李帅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|
6 | 16:25-16:30 |
讨论 |
||
7 | 16:30-16:45 |
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|
梁新剑 | 深圳市人民医院 |
8 | 16:45-16:50 |
讨论 |
||
9 | 16:50-17:05 |
心外科术后房速一例 |
贺鹏康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10 | 17:05-17:10 |
讨论 |
||
11 | 17:10-17:25 |
不一样的顶部折返 |
张志国 |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|
12 | 17:25-17:30 |
讨论 |
||
13 | 17:30-17:50 |
颁奖环节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左右室流出道的相关解剖及体表心电图定位 |
王祖禄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左室乳头肌室早/室速的标测和导管消融 |
郑良荣 |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右室乳头肌及调节束室早/室速的机制与消融 |
何建桂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左室summit室早导管消融策略 |
韩冰 | 徐州市中心医院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9 | 10:30-10:45 |
左室特发性分支性室速的机制和消融 |
马薇 | 天津市胸科医院 |
10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||
11 | 10:50-11:10 |
室上速 |
王勋章 | Cardlac Electrophyslology Laboratory Heart Rhythm Center, The Heart Institute Cedars-Sinal Medical Center |
12 | 11:10-11:2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非典型房扑的类型及心电图特征 |
高连君 |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心房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|
沙勇 |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房扑的机制及消融 |
杨桂棠 | 辽宁省人民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无射线房颤导管消融方法:绿色电生理实践 |
喻荣辉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20-15:35 |
右房局灶性房速的分布及导管消融 |
李树岩 |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|
2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||
3 | 15:40-15:55 |
左房局灶性房速的分布及导管消融 |
梁明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|
4 | 15:55-16:00 |
讨论 |
||
5 | 16:00-16:15 |
邻近前间隔区域局灶性房速的诊断及消融 |
杨东辉 |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|
6 | 16:15-16:20 |
讨论 |
||
7 | 16:20-16:35 |
局灶性房速的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图定位流程 |
李耀东 |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8 | 16:35-16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揭秘成人心脏组织单细胞图谱 |
王利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如何调控心肌细胞稳态 |
陈厚早 |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Skin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and cardiac arrhythmia |
Peng-Sheng Chen | Cedars-Sinai Medical Center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HAAPIR与心肌损伤调控 |
王昆 | 青岛大学医学院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30-10:45 |
心脏自主节律始动机制 |
陈义汉 |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|
2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||
3 | 10:50-11:05 |
室性心律失常的基因治疗进展 |
浦介麟 | 上海市东方医院(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) |
4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5 | 11:10-11:25 |
碱基编辑技术治疗遗传性心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|
兰峰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6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||
7 | 11:30-11:45 |
肠道菌群失调促进增龄性房颤的发生机制 |
李悦 |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8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3:30-13:45 |
III类药物中单通道和多通道阻滞药物在房颤节律控制中的选择 |
朱俊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2 | 13:45-13:50 |
讨论 |
||
3 | 13:50-14:05 |
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适应征及其机制 |
杨新春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|
4 | 14:05-14:10 |
讨论 |
||
5 | 14:10-14:25 |
晚钠电流抑制剂治疗心律失常再认识 |
吴林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6 | 14:25-14:30 |
讨论 |
||
7 | 14:30-14:45 |
β阻滞剂在长QT综合征治疗作用的再认识 |
阮燕菲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4:45-14:50 |
讨论 |
||
9 | 14:50-15:05 |
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律失常上游治疗中的价值 |
李为民 |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10 | 15:05-15:10 |
讨论 |
||
11 | 15:10-15:25 |
SGLT-2抑制剂在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价值 |
刘彤 |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|
12 | 15:30-15:35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35-15:50 |
儿童遗传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选择 |
李小梅 |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2 | 15:50-15:55 |
讨论 |
||
3 | 15:55-16:10 |
植物神经功能与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 |
鲁志兵 |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|
4 | 16:10-16:15 |
讨论 |
||
5 | 16:15-16:30 |
儿茶酚胺敏感型室速钠通道阻滞剂的作用及其机理 |
刘念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6 | 16:30-16:35 |
讨论 |
||
7 | 16:35-16:50 |
药物诱发或加重LQTS和SQTS的机理与预防对策 |
胡丹 |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|
8 | 16:50-16:55 |
讨论 |
||
9 | 16:55-17:10 |
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报告及其评价 |
翟晓波 | 上海市东方医院(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) |
10 | 17:10-17:15 |
讨论 |
||
11 | 17:15-17:30 |
房颤药物节律控制的再认识 |
侯应龙 |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山东省千佛山医院) |
12 | 17:30-17:35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9:10-09:25 |
创新CRT植入工具-李氏造影导管的标准化操作 |
李学斌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2 | 09:25-09:30 |
讨论 |
||
3 | 09:30-09:45 |
LOT-CRTP的治疗策略及3830植入技巧 |
戴研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4 | 09:45-09:50 |
讨论 |
||
5 | 09:50-10:05 |
3830电极拔除经验 |
昃峰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6 | 10:05-10:10 |
讨论 |
||
7 | 10:10-10:25 |
起搏器术后心衰患者升级器械的时机 |
盛琴慧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
8 | 10:25-10:30 |
讨论 |
||
9 | 10:30-10:45 |
房颤合并心衰的新“节律”治疗——CRT联合房室结消融经验分享 |
段江波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10 | 10:45-10:5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50-11:05 |
无导线起搏器的标准化流程及植入技巧 |
汤宝鹏 |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
2 | 11:05-11:10 |
讨论 |
||
3 | 11:10-11:25 |
Micro及Micro AV患者选择 |
昃峰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4 | 11:25-11:30 |
讨论 |
||
5 | 11:30-11:45 |
SICD临床研究进展及适应人群选择 |
王礼春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6 | 11:45-11:50 |
讨论 |
||
7 | 11:50-12:05 |
病例分享1——心衰患者器械治疗(待定) |
吴寸草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8 | 12:05-12:10 |
讨论 |
||
9 | 12:10-12:25 |
病例分享2——arvc患者植入SICD一例 |
陈欣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10 | 12:25-12:3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
CMR在心衰中的应用 |
赵世华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2 | 14:15-14:20 |
讨论 |
||
3 | 14:20-14:35 |
心脏CT在心衰评价中的应用 |
徐磊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4 | 14:35-14:40 |
讨论 |
||
5 | 14:40-14:55 |
如何解读心脏磁共振 |
陈梓娴 |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|
6 | 14:55-15:00 |
讨论 |
||
7 | 15:00-15:15 |
CMR心脏运动同步性分析 |
贺毅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|
8 | 15:15-15:20 |
讨论 |
||
9 | 15:20-15:35 |
CMR指导下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|
王辉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10 | 15:35-15:40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40-15:55 |
微创体外VAD研发及临床应用 |
董念国 |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|
2 | 15:55-16:00 |
讨论 |
||
3 | 16:00-16:15 |
植入式左心辅助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及处理 |
王现强 |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|
4 | 16:15-16:20 |
讨论 |
||
5 | 16:20-16:35 |
左心辅助装置术前术后右心功能评估及调整策略 |
贡鸣 | Beijing Anzhen Hospital,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, China |
6 | 16:35-16:40 |
讨论 |
||
7 | 16:40-16:55 |
左心辅助装置超声心动围术期评估 |
郝晓艳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|
8 | 16:55-17:00 |
讨论 |
||
9 | 17:00-17:15 |
30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VAD therapy in the United States |
James long | - |
10 | 17:15-17:20 |
讨论 |